新鮮度、安全性和處理方式至關重要
我們經常談論為什麼貓咪僅吃肉會更健康:牠們的消化道較短,對非肉類的營養吸收能力有限。然而,並非所有生肉都一樣。
從屠宰到貓碗
在野外,跟家貓差不多年齡大小的貓咪通常捕食小型囓齒類動物,並即刻進食以確保鮮度。現在我們幾乎不可能購買到像貓剛捕捉到老鼠那麼新鮮的肉。
在歐盟認證的屠宰場中,動物被屠宰後,肉被分切並進行處理,才流入零售。即使你去當地屠夫買肉,也不是剛宰殺的。即便真的是幾分鐘內買到,送到家還需要時間。即便有冷鏈和衛生控制,仍可能有細菌或寄生蟲存留或繁殖。
病原體的風險
當我們買肉自己吃,風險小,多半因為肉會經加熱烹調以殺死病原體,且部分寄生蟲對人類影響有限,人體通常能對付少量侵入。
對貓咪來說,常餵食生肉——就如牠們自然捕食。此時病原體和寄生蟲可能未被清除,比對人類更具風險。
人類飲食通常不只靠肉,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約 0.8 克/公斤,來自多種來源。就算肉含病原體,對人來說也只是微量。貓咪若吃 100% 肉食,就可能全量暴露,而貓的免疫抵抗力較弱。
何謂病原體?
根據美國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,病原體是指能引起宿主生病的微生物,其致病程度稱為毒力 (virulence)。病原體包括病毒、細菌、單細胞與多細胞真核生物,以及部分寄生蟲。維基百科指出病原體是「任何能引起疾病的生物或因素」。
人用與寵物用肉的檢驗不同
正因為寄生蟲,歐盟對寵物用肉的衛生標準,比人用肉更嚴格。寵物用肉需通過額外寄生蟲檢驗,並由具 EU 認證獸醫批准。人們常以為自己吃的肉最安全,其實寵物用肉的要求更高。若將生雞肉餵貓,潛在風險可能比想像中高。
為貓選擇安全肉品
好消息是,我們仍可提供安全的生肉給貓咪。EU 的檢驗認證制度確保寵物用肉的安全性。如果能取得有認證的肉,就可安心餵食;雖在市面較難買到。
專供 BARF 的業者會使用急凍技術(shock-freeze)來殺死肉內病原體,效果類似加熱。即使如此,仍無法殺死所有病原體;大多數情況下足夠安全,但仍需注意。
3coty® 僅採用通過 EU 認證的肉,我們溫和處理,讓罐裝肉在未開封情況下可保存 27 個月。
生肉飼養須知
- 人用肉須煮熟,其內病原體才會被消除
- 寵物用肉預設供生食,不得含僅熱處理才能消除的病原體
- 若要讓人用肉安全餵寵物,就必須煮熟
- 家用冷凍無法殺死所有病原體,部分寄生蟲可死,但大部分病菌只是休眠,退冰後復活
- 病菌與病毒需高溫才能被殺死,如沙門氏菌需+72 °C,肉毒桿菌需至少+85 °C
常見食源性病原體處理方式
- 沙門氏菌(Salmonella):加熱至 72 °C 並維持至少 10 分鐘
- 肉毒桿菌(Botulinum):加熱至 85 °C 並維持至少 5 分鐘
- 彎曲桿菌(Campylobacter):加熱至 70 °C 並維持至少 2 分鐘
- 大腸桿菌(E. coli):加熱至超過 70 °C
- 梨形鞭毛蟲(Giardia):加熱至超過 60 °C
罐頭包裝上的認證編號
PL1321121p – 寵物食品製造商認證編號,代表符合 EU Regulation (EC) No 183/2005 飼料衛生要求
PL14218302 – 動物副產品飼料工廠的獸醫認可號,由當地具 EU 認證的獸醫機構(Powiatowy Inspektorat Weterynarii)定期檢查,確保程序、衛生和標示符合要求
本篇文章經由人工智慧翻譯,讓您可以用自己的語言閱讀。